發表文章

我相信的幾件事情

圖片
  你在 2020 年的投資績效如何呢 ? 有賺到令你滿意的報酬嗎 ?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, 因為 2020 年是個讓投資人很懊惱的一年 , 發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, 上半年你後悔沒有提早賣掉你的投資 , 下半年你卻又後悔沒有來得及進場 。今年正好也是我公司正式對外營業的一年,正式營業碰巧又遇到如此變動的一年,讓我對於投資有了更深的體會,以下就是我今年體會最深的幾點 : l   真的不要浪費力氣去猜測市場   我公司是在 2020 年 5 月底拿到所有合法對外營業所需要的金融牌照 , 6 月正式對外營業 , 還記得當時很多潛在的客戶都還因為三月的大跌而不太敢進場投資 , 而且全球經濟面的壞消息不斷湧現 ,各國紛紛採取禁止跨境旅行、學校停課、公司員工居家上班等等防疫措施,許多百年優良老店支撐不住而倒下。如果你相信經濟會影響股市,那麼今年肯定不會是你想投資的一年。就在我們剛上線的頭幾個月,我們努力的告訴客戶,投資要看長期,不要理會短期市場的波動,盡早進場投資才是最重要的。有些客戶選擇了相信我們的建議就進場了,半年過去了,這些客戶也都得到了很好的投資績效,最多的還有超過 20% 的獲利。當然,你可以說我們只是運氣好,上線之後剛好就趕上一波多頭行情,某種程度我也同意此說法。但我想表達的是,我們從來不去浪費時間猜測市場的變化,因為不論你怎麼努力都是徒勞無功的 , 我們告訴客戶不要去猜測市場,我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,我們大概是全台灣唯一的一家投顧公司,從來都沒有開過會去討論或預測市場接下來會如何變化 ?   l   資產配置很重要 、 很重要 、 很重要   我們的機器人理財系統依據客戶不同的風險屬性,有 13 種不同風險的資產配置建議。舉其中四個比較具代表性的投資組合來看 ( 如下圖 ) ,雖然風險屬性不同,但整年下來卻都獲得類似的投資報酬率,連最保守的投資組合 ( 債券資產佔 70%) 也有 8.37% 的獲利。當然,市場的變動不會剛好每年都會是如此,但今年真的很特別,基本上你只要有進場投資,不論你適合哪一種風險屬性,最後你得到的投資報酬率都是差不多!   風險屬性 年初至近投資報酬率 (1/1-12/28) 保守 8.37% 穩健 8.61%

高本益比的股市意味著股市即將大跌嗎?

圖片
  現在美國的股價高嗎 ? 相信這是很多投資人現在心裡所想的問題,如果從傳統衡量股價的指標如 Shiller 本益比指標 (CAPE) 來看,該指標現在又回升到2018年1月的高點-33,過去歷史上只有兩次該指標曾經到30以上,第一次是1929年,第二次是2000年,結果之後股市都大幅的下跌。因此自從2017年該指標重新站上30以上時,就不斷有人警告投資人,市場即將面臨很大的跌幅,投資人應該盡快逃離股票市場(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羅傑斯 Jim Rogers) ,雖然2018年市場有些下跌,但 2019 年股市依然表現亮麗。今年3月因為突然的疫情影響,股價快速在一個月下跌了30%,經濟也迅速走入衰退,但經歷短暫的下跌之後,股價就快速的回升,堪稱史上最短的空頭市場,股市到目前都沒有發生有些人所預告的大跌現像。   很多人對此現象感到不解?為何前兩次當 Shiller 本益比指標超過 30 之後股價就暴跌,這次股市卻持續保持在高位數年?特別是在今年全世界出現罕見的致命疫情的情況下,股市卻依然堅挺?對於這個問題,發明 Shiller 本益比指標的 Robert Shiller 教授最近在 一篇文章 中提出了他自己的解釋,他提到 Shiller PE(CAPE) 指標有個缺點,那就是沒有考慮市場的利率情況(特別是像現在如此低的利率環境),單看指標的高低並不能很有效的看出股價是否太高?他提出用另一個綜合考慮 PE 與利率的 —ECY 指標來衡量會比較好,簡單來說該指標就是 : 用 Shiller 本益比指標的倒數減去過去10年的實質利率   ECY = 1/CAPE - 過去 10 年的實質利率   以現在美國股市情況來計算的話 :   ECY = 1/33 - (-1%) =4%   投資人可以把這個數字看成是股票的風險溢酬 (stock premium) ,意思就是說當你把錢拿來投資股市,可以預期比安全的國庫券(或存款)多出4%的報酬,當這個數字越高的時候,就表示股市的吸引力越大,投資股市的預期報酬越高,所以從這個指標來看的話,美國股市目前仍然具有投資的價值。 Robert Shiller 教授提到,雖然目前的 Shiller 本益比指標不低,但股票市場的估值並不如一些人認為的那樣荒謬! 文章中還特別提到,除了美國之外,全球其他地區

我的「機器人理財」新創之路

圖片
20 多年前我加入了花旗銀行的財富管理部門,當時台灣花旗銀行才剛開始從事財富管理的業務,所以我也算是全台灣第一批做財富管理的人員之一,之後一路看著財富管理業務在台灣蓬勃的發展起來,20多年下來 , 財富管理業務幾乎是所有金融機構的主力業務,俗話說 : 「人不理財,財不理你」,投資理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,十分的重要。雖然各家金融機構都有財富管理業務,但是民眾卻對財富管理的印象越來越差 。 原因很簡單,民眾的財富是被金融機構越理越少。金融機構強力推薦給客戶的產品通常都是對金融機構有利 ( 高佣金 ) ,而不是民眾真正需要的產品,再加上金融機構的業務制度是賺取民眾購買產品的手續費,獎勵與考核制度的影響之下,金融機構的人員就會勸誘客戶不斷地轉換金融投資產品,客戶也不斷地支付買賣的手續費用 , 最後金融機構賺飽了客戶的手續費用,民眾卻都賺不到錢 ! 相信上述的情況很多人都能夠感同身受,我身為財富管理領域中的一員自然更是理解這個亂象,過程中也一直希望能夠改變這種現象,但是一個個人在大機構中能做的改變與影響是很有限的 ,即使我當時已經是銀行的副總經理職務了 ,能夠做的影響還是很有限 。多年前我看到美國機器人理財 (robo-advisor) 業務的快速興起,感到很好奇,經過仔細研究之下發現,這種財富管理模式才是對民眾最好的模式,主要的改變有三個 : 1. 管理費收費模式 : 機器人理財不收客戶買賣手續費,而是收取根據客戶的資產規模收取一定比例的資產管理費,這樣的收費模式有效的降低民眾短進短出的現象,進而讓客戶能夠長期投資,讓民眾真正賺到投資所產生 " 複利 " 的效果 ,美國目前財富管理的模式中有2/3都是採用管理費的方式收費 ,且數量還在上升 ,只有1/3是仍然採用手續費收費的模式 ,但台灣絕大多數的金融機構依然是採用手續費收費的模式 。 2. 採用內含管理費極低的 ETF 產品 : 目前國際上的財富管理趨勢,主動式基金的資金大量的流出,而被動式的 ETF 資金卻是大量的流入 ( 特別是那些內含管理費極低的 ETF) ,原因很簡單 ,主動式基金的管理費用太高了 ,對民眾極為不利 。 一般海外基金的內含管理費大約是 2%-2.5%(每年) ,而國外很多同類型 ETF 的內含管理費卻只有 0.1%(每年) 以下,採用

20個關於投資非常重要的觀念

圖片
2019 年即將結束了,不論你今年的投資成績如何,更重要的是你從過去的經驗中學到了什麼?在 2019 年最後剩下的幾天中,我要跟大家分享 20 個重要的投資觀念,這個原文是美國財經專家 Charlie Bilello 所寫的: (1) 面對市場要謙卑,不要認為自己能夠掌握市場脈動,否則最終市場會讓你認知到這點並讓你付出慘痛代價 當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,有信心是很重要的,但偏偏這點不適用於投資上,許多人都認為自己能夠判斷市場的漲跌,進而導致交易頻繁,最終導致投資績效低落,而且研究發現,男性比女性在投資人更具有信心,結果男性平均投資績效比女性更差 (2)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高報酬必然伴隨高風險,看起來太好的事情通常都是假的 從下圖可以看到,從 1991 年到 2007 年之間,美國 S&P500 指數有三年的報酬率是負值,但你看到有一檔基金 Fairfield Sentry Fund 這段期間每年都提供正的報酬,是不是非常完美呢?想不想投資這檔基金呢?這檔基金的操盤人叫做伯納馬多夫 (Bernie Madoff) ,也就是馬多夫騙局的主角,之後的故事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了 (3) 你持有投資的期間越長,你投資成功的機率就越高 投資其實就是一個機率的遊戲,從下圖可以清楚的看到,投資成功的機率與你的聰明才智或是知識都無關,而是與你的持有投資的時間有關,而且兩者是呈現正相關,你持有投資的時間越長,投資成功的機率就越高 (4) 每一次的市場都不一樣,不要用過去的經驗來推測未來發展 人們總是喜歡在市場中尋找特定的模式,因為人們習慣一個有模式且規律的世界,當我們面對一個無規律的世界時就會感到手足無措,不知道該如何反應,也因此人們喜歡用各種統計數據或圖表來推測股市未來會如何發展,但是這麼做是非常危險的,因為股市可能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規律可言 (5) 價格目標完全沒有意義,預測股價是愚蠢的行為 每年到了年終的時候,無數的金融機構都會發表對來年的經濟與股價預測,儘管這樣的預測不僅準確率極低,甚至對投資人是有害的!但每年金融機構還是會持續做這件事情,原因很簡單,因為投資人 " 想要 " 這樣的預測,特別是如果是知名人物的預測 ( 例如羅傑斯 ) ,更是媒體喜歡報導的,但聰明的投資人應